核心提示:拔罐方法是指将罐具吸拔在应拔部位的操作方法。常用的拔罐方法有以下几种。一、以排气法分类(1)火罐法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,排去空气。即借燃烧时火焰的热力,排去罐内空气,使之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,称火罐法...
排气罐排气法:用橡皮排气球连接罐具而成。操作者用一手将罐具底部紧按在应拔部位,另一手不断挤压排气球,达到所需负压时停止挤压。橡皮球尾部若安装有开关旋钮时,排气前要打开旋钮,达到负压时再关闭旋钮。组合式罐具在排气时可以用一只手进行操作,达到所需负压时停止挤压并关闭气门,然后取下橡皮排气球。3)电动吸引器排气法:首先通过接通电动
吸引器的电源,启动机器,把负压控制旋钮顺时针方向调到最大负压值,用手掌将吸管口堵住,观察真空表,证实机器性能良好时,再将负压调节到所需数值即可应用。一般拔罐约需40~53.31kpa,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负压值。使用时,将吸引管连接在罐具顶端的接口处进行排气,待罐内形成适宜负压时拔下吸引管即可。根据负压大小,具体部位和病情需要决定防置时间。
二、以拔罐形式分类
(1)单罐法
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明显压痛点。可按病变或压痛范围大小,选取适当口径的火罐,如胃病在中脘处拔罐;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在肩内陵处拔罐;冈上肌腱炎在肩髃处拔罐等。
(2)多罐法
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。可在病变部位吸拔数个乃至排列吸拔十数个罐,也称为“排罐法”。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。治疗某些内脏器官瘀血时,可按脏器解剖部位在相应体表纵横排列拔罐。
(3)闪罐法
闪罐法指将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随即用腕力取下,反复操作至皮肤潮红为止的拔罐方法。若罐子已热,可换罐拔之。若连续吸拔20次左右,又称连续闪罐法。此法的兴奋作用较强,适用于肌肉萎弱、局部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弱病症。此法不仅可避免非治疗所需要的瘀斑,还增强了对某些病症的疗效,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范畴。
(4)留罐法
留罐法指将罐吸拔住后,在应拔部位留置一段时间,又称坐罐法。留罐时按皮肤表面的反应情况,又可以分为充血性罐和瘀血性罐。上罐后留置时,达到皮肤潮红,即起罐,为充血性罐。达到皮下出血,皮肤有紫点或紫斑时,为瘀血性罐。对于某些不能用其他罐法的部位,可选用留罐法。如治疗肩周炎,后背可以摇罐,前胸则采用留罐。一般留置5~10分钟,吸力强的留罐时间短些,吸力弱的可以留罐时间长些。此法是临床常用方法之一。在背部拔多个罐时,宜遵照从上(头部方向)往下用留罐法的顺序,先拔上面